首页> >
第二天早上起来,灵感自然不会突然迸发。柳舜卿翻了半天史书,也没找到任何思路,时间却不等人,转眼就到了午时。
随身伺候的下人里边,吟松尤其着急。他最知道自家少爷的心思,也为少爷在国子监被人小瞧深感不忿。
这会儿他待在院子里,一边发愁,一边跟寄鹤抱怨,连连后悔当初不该把裴少成去国子监读书的事告诉柳舜卿。
寄鹤听吟松抱怨了半天,眼珠一转,想出个主意:“国子监的先生只让交策论,又没让当堂写,咱们另找个人写一篇交上去不就完了?”
吟松抿嘴沉默片刻,踌躇道:“倒也是个办法,那该找谁写呢?”
寄鹤道:“你忘了,咱们侯爷养着的那位客卿杨先生,当初就是凭着一手好文章才入了咱平阳侯府。他平时也没什么要紧事,咱去求他写一篇,拿去国子监交差肯定够用了。”
吟松道:“我看可行。这都晌午了,再写不出来,明天怕是没法交差了。我这就去找杨先生。”
寄鹤问:“要不要先跟少爷打声招呼?”
“先不用了,咱抓紧时间去。杨先生写东西恐怕也得花些时间。如果这期间少爷自己写出来了,那最好不过;如果没写出来,也两不耽误啊。”
吟松找到杨先生,也没敢直说国子监交作业的事,怕传到柳侯爷耳朵里坏了事,只说少爷想要杨先生写一篇策论,又把题目和大体要求说了一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