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
挺着大腹翩翩的肚腩,一团和气的长孙无忌走了出来,张口就笑眯眯说道:“恭喜陛下、皇后,今日太子纳得新妇,明朝帝后抱得王孙。”
朝臣权贵纷纷附和,然而今朝明日,隔夜而已,当然不可能那么快就抱得孙子,真要抱上了,反正惹人惊疑,不过只是讨喜之语,不要计较太多,不然就是自寻烦恼。
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笑逐颜开,而且众人似乎也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一番恭贺之后,立即退步,静观长孙无忌的表演。
“太子妃家传义方,柔顺表质,乃是元宪兄的掌上明珠……”长孙无忌说道,一通夸赞,拐弯抹角片刻,终于表露了心思,说白了就是想要瞧下太子妃是何模样。
其实,其他人也就罢了,像李世民、长孙皇后,就是长孙无忌等皇亲国戚,哪个没有见过苏亶之女,现在不过是应景凑趣,图个热闹而已。
众人自然心知肚明,这是婚仪的习俗,年纪较大的高官权贵,学足了李世民,在旁拈须微笑,而那些年轻的少年公子,少女顽童,却是得到了吩咐与暗示,纷纷鼓噪起来,叫嚷着要看新妇子。
一时之间,群情鼎沸,过了片刻,或许觉得气氛也够热烈了,李世民才慢条斯理的问道:“苏秘丞,你意下如何呀?”
纵然成为皇帝的亲家,秘书丞苏亶也没有骄纵,或许惶恐的神情,温文儒雅而笑,微微行礼说道:“自无不可,却要看诸位的诚意。”
什么诚意,自然是在索取却扇诗了。
“良辰美景,耽搁不得。”李世民微笑道:“两刻钟之内,若是打动不了太子妃开口却扇,那就不必等候了,免得误了婚仪吉时。”
一些年轻的官员、权贵公子眼睛顿时微亮,或许也料到有这种情况,在心中备妥了腹稿,李世民才说罢,立即有人站了出来,高声吟诵却扇诗,可惜须臾不见动静,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,失望的败退而下。
如此再三,几乎是前赴后继,然而苏亶之女,性子仿佛比较害羞,又或许觉得听到的却扇诗只是平庸之作,丝毫没有理会之意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