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
“见过陛下!”张百仁行了一礼。
“赐座”杨广摆摆手,有侍女端来一个锦绣木墩。
张百仁坐下,杨广方才道:“俗话说的好,嘴上没毛办事不劳,你今年尚且不足十岁,真不知道为何萧后会那般信任你,居然连夜召你入京。”
“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活百年”张百仁抚摸下巴,不紧不慢的笑了笑,脸上满是自信。
“好一个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活百年,你既然已经入京,当知道朕的手笔,你以为如何?”杨广看着张百仁,醉眼朦胧道。
“治大国如烹小鲜,陛下未免操之过急了”张百仁嘘嘘道。
“错了,不是朕操之过急,而是这些家伙不给朕时间了,通济渠的事情你一手督办,最清楚不过,这运河之事再拖延下去,各大世家门阀肯定会在其中继续做手脚,一旦我大隋五大运河皆受暗算,大隋离亡国不远了”杨广靠在座椅上,面色苍白的打了个哈欠:“朕之所以要开科举,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想给门阀世家一个警告,借题发挥,运河之事恰好给了朕发难的机会。”
借助运河之事发难,门阀世家本身理亏,吃了这闷亏也没地方说理去。
一来打破了门阀垄断,二来也算是对于运河之事的反击,不管背后那个世家做的,开科举之事必然会牵扯到背后家族,受到众人诘难。
“好算计,能当皇帝的就没有一个简单角色!”张百仁认真的看着杨广,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小瞧他了。
似乎感受到了张百仁眼中的震惊,杨广得意一笑:“朕也不是傻子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