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标签?方便下次阅读

首页> >

第四章:数据幽灵 (1 / 2)_

        成为「琉璃樽」的准成员,为林宓打开了通往核心数据库的有限通道。她像一只潜入宝库的幽灵,行动必须更加迅捷、隐蔽。她知道,自己每一次访问,都可能留下痕迹,引起那个隐藏在集团内部、技术水平未知的安全团队的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她采取了双重策略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现实世界中,她是「林宓」,一个越来越依赖技术、对「琉璃樽」所展示的黑暗力量表现出沉迷倾向的艺术家。她主动提出为俱乐部设计一套更安全的内部通讯和资金记录系统,利用区块链和多重加密技术,美其名曰「为了所有人的安全」。这个提议正中李东明下怀,他们确实需要更隐蔽的通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数位世界的Y影里,她分裂出另一个自己——「幽灵」。她不再试图强行突破那些最坚固的防火墙,而是利用自己为新系统铺设基础设施的机会,留下了无数个微不可查的「後门」和「监听节点」。她就像在编织一张巨大的蛛网,耐心等待着猎物自己触碰到那些无形的丝线。

        她重点追踪两个方面:一是好友于清辰生前所有的通讯记录、行程安排以及经手项目的资金流向;二是「琉璃樽」成员,尤其是李东明的个人设备与核心伺服器的加密通信。

        透过碎片化的信息拼凑,于清辰生命最後几个月的轨迹逐渐清晰。他确实无意中接触到了「琉璃樽」利用文化产业进行洗钱和利益输送的关键证据,并且试图收集材料。他甚至与一位颇具声望的、以揭露黑幕着称的调查记者有过秘密接触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这条线在于清辰Si亡前一天,彻底断了。那位记者在海外遭遇了一场离奇的「车祸」,至今昏迷不醒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林宓幽灵监控到李东明与一个海外帐户的频繁联系,资金流向复杂,但最终似乎指向某个法律真空的离岸地带。他们似乎在策划一次大型的资产转移,而于清辰的Si,像是一次清扫障碍的例行公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危险也在b近。一次,在她试图解密一段关於某位官员参与「琉璃樽」内部派对的加密影片时,触发了系统一个极其隐蔽的警报。虽然她及时切断了连接并清除了日志,但能感觉到,网路另一头,有一个同样敏锐的「猎人」被惊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东明对她的态度,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偶尔投来的目光中,审视多於欣赏。一次酒醉後,他拍着林宓的肩膀,似笑非笑地说:「林宓,你知道吗?你有时候,眼神很像一个人……一个已经离开的朋友。他也很聪明,可惜,不够听话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林宓知道,这是警告。她的时间不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×

安卓APP测试上线!

一次下载,永不丢失